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罪夜之奔》好看吗
《罪夜之奔》豆瓣影评:此片意义在于把平等深刻地讲了出来
发布时间:2016-09-28

  (文/黛月凌风)HBO大概是见不得Netflix播了《制造杀人犯》取得了好的收视,所以刻意引入了改编剧《罪夜之奔》,类似的“剧情”却并未让观众盼来类似的不公。

 

  又或者说此片的编剧目的并非抨击美国司法制度怎么怎么样(虽然在某些情节确实触及到了其黑暗面),在我看来,其任务在于宣扬美国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甚至或深或浅地向人炫耀:“看吧,我们的司法,公正平等,我们不容许一个好人蒙受不白之冤,也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当然,司法相关人员(警察、检察官、陪审团、律师)的素质,的的确确是此片的焦点——靠着犯罪嫌疑人一步步成长的律师,直寻真理的警长,存疑放弃诉讼的检察官,甚至是僵持不下选择被解散的陪审团。
 

  而舆论和媒体,有时确如洪水猛兽,可以将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毁得体无完肤。司法要求的是公正客观,而这可与媒体的利益不相符,受利益的熏陶,就总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关报道出现,而人民喜闻乐见的却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此片的故事发生在911恐怖袭击几年之后,而恰好,男主角是穆斯林,不管他是阿拉伯人、印度人又或者是阿拉伯人,在外人眼里,在不知情者眼里,他都是与本拉登留着相同的血液,信奉同样的宗教。而在911之后,当一个穆斯林因为涉嫌一级性侵罪、一级谋杀罪、非法入侵罪、持有凶器罪而被逮捕,那么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都将得到更多的歧视与暴力相向。而媒体此时此刻虽说也并未闲着,但着眼点不在于警察办案过程是否程序违法,不在于证据的合法性,却是在说种族问题,以至引起更多骚动。
 

  关于程序以及法理,则被编剧批判地体无完肤。刀子、指纹、精液,全都指向男主,可以说是证据确凿,而其也是必死无疑。但很多东西被忽视了,譬如取证的手段是否违法?即便在所有证据都指向男主纳西时,舆论是否应该有确定的导向?答案自然是NO。两天前,刚刚从刑事诉讼法老师那里学习了无罪推定原则,何谓无罪推定?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以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罪。法律是这样规定的,而实际中的无罪推定或许却如剧中律师发表结案陈词所说的那样:“无罪推定,这个术语我们经常听。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它的定义是什么呢?根本没有明确的定义,就是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就是差不多是这样,就这样,而我们的感觉,将会决定这个人的后半生”。一方面,他这一番话道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在实践之中的难堪,当然,这确有其因,因为没人能保证自己完完全全不被舆论以及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左右,我们都是容易被说服,被导向的群体,特别是来自所谓权威机构的言论,我们都是乌合之众。而另一方面,他揭露了无罪推定的真谛——它不应该仅仅是存在于条条框框的法条之中,课本理论之中,而是应该更多人知道了解它的基本含义。
 

  而无论一个人是否在事实上有罪,一旦入了监房,便增大了危险系数。刑法老师曾经说过“交叉感染”这个词,当时觉得不过如此,互相影响能带来多大的灾难啊?远非灾难而已!一个新的罪犯进入了“监狱系统”,倘若运气好一直活着的话,那么他就会一直往上爬,直至食物链的顶端,让人仰视他,臣服于他,到后来,甚至是不愿意离开那个是非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犯罪人相比于吃牢饭而言,更怕的自己心中的敏感,怕自己因为别人一句无意的话而吓得丢了魂,怕听到警车鸣笛整宿睡不着觉,怕穿着警察制服模样的人突然的造访。恐怕大多数人宁愿在安宁的牢房称王称霸,也不愿意身在墙外,心在墙内吧。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
 

  此片意义在于把平等深刻地讲了出来,虽然只在说民族的平等,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或者说认识到,宗教信仰、肤色、性别等各方面的平等。当一个人成为了罪犯,他将失去很多东西。他会失去自由,市区重返家庭和学校的机会。那么,这一刻,他还剩下什么呢?无人能剥夺的东西是什么呢?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