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降临》如何
《降临》豆瓣影评:科幻电影改编中意图超越原著设定的智商陷阱
发布时间:2017-01-21

  (文/ 尾黑)无聊时撸了一圈《降临》的影评,大概分布如下:没看过原著,单纯作为一个科幻片去看的,大多评价不错,觉得是科幻傻片中的一股清流,结尾那个“明知XXX仍然XXX”的宿命感招人喜欢;因为电影而不久之前/之后补看了原著的,也认为改编得不错,原著故事清淡,本就不好改,能改成这样导演还是很有style;并不是因为电影而知道小说,但也并不是那么喜欢小说的,觉得电影起码保留主线,故事讲完整了,也加了一些新花样,作为改编来说还算合格。也有觉得好莱坞科幻俗套太多,但故事大方向没毛病。

 

  死忠的原著粉,觉得没眼看,“一次错误的改编,从头到尾,从基调到细节,从整体到局部,全错”(by今天)。我如果年轻个十岁,大概也会这么看。电影在视觉设计上有亮点但不至于惊艳,基础设定上拿掉变分原理的支撑,思想观上保留“改变未来”的自由意志——那这个故事你还讲个毛?然而人到中年,凡事学会宽容。起码这个电影看得出还是在努力钻研了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的,视觉美学设计不到位,没办法,这不是80年代Ridley Scott可以抓一大把漫画家帮他设计出《Blade Runner》整个未来世界的黄金时代,美学积累不到位,或者没找到对的设计资源,这个是客观的短板。
 

  撤掉变分原理的讲解,仅靠“语言决定思维”这一个点,也勉强能支撑故事自圆其说(起码很多没看小说的观众自称看懂了)。为使剧情紧凑,估计也是编剧不得不砍掉的设定。最后给商将军打电话这个,我理解的是,编剧1)是为了有个科幻大片的real movie moment,必须要来个力挽狂澜的反转点;2)把小说撸了N遍后,冥思苦想看能不能再把其设定往前推进一步——这也是检验编导智商最关键的地方。
 

  经典的科幻电影比如《Blade Runner》,对比小说,也同样是砍了某些设定,又把原设定往前推进了一步(小说的设定是仿生人就是仿生人,终生没有共情能力,人类虽然虚弱残缺,但唯有那些人之为人的东东才能让人保留最后一丝尊严;电影里仿生人一旦成功植入人类的记忆,那么祂也会共情,这个界线模糊了后,人需要重新审视自我)。《Blade Runner》的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也算是颠覆性的,但没人说那是失败的改编。电影所表现的智商与逼格不说超越小说,至少也不输小说。
 

  《降临》的编导也想在小说基础上开出新的脑洞,于是从“非零和博弈”这个词汇在未来/现在交互感知出现这个细节中,脑洞出了“靠未来的谈话获得的信息给现在的人打电话”这么一个新的点子——于是一下暴露出编导的智商上限。特德姜之所以NB,能让一个违背人类自由意识直觉的宿命论故事立住脚,因为他1)找到正确的理论or假说来支撑设定;2)他预先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反驳都回答好了,智商不如他的话,你是挑不出毛病的;3)他也预先把给出设定后所能发生的情况给推演到极致了,智商不如他的话,你是不可能在其设定上走得更深入了。(这也是他的好些小说外表软得没边,内核硬得要死的原因)
 

  “靠未来的谈话获得的信息给现在的人打电话”这个脑洞是不对的(即使硬要圆也能圆过去),什么外星人三千年后需要人类帮忙所以现在过来帮助人类,也都庸俗不堪,本质上还是拙劣科幻小说/影视“回到未来”那一套,小说的基调本来就是要反驳这一套,电影倒好,直接跳到小说对立面了,为了攒个高潮,结果自毁长城。编导智商比不过姜sir,还要努力完成超越姜sir的目标,也只能致以同情了。
 

  其他类型小说不提,单是经典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真心要拼智商的。编剧改编之前最好测验下自己的智商值,如果比不过原作者,你能做的最多是砍砍设定,补充细节,美化设计,其他的就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