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甜蜜蜜》观后感
《甜蜜蜜》里的爱情与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5-02-14

  每一个情人节档期里总是少不了爱情电影。在今年的情人节,除了徐静蕾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外,人们最为关注的院线爱情电影,莫过于陈可辛拍摄于十九年前的旧作《甜蜜蜜》。好电影的其中一条衡量标准,就是其主题内容的多指向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甜蜜蜜》无疑是一部成功之作:你既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百转千回、生动细腻的爱情电影,也可以把它看成回归前夕,香港与大陆之间复杂纠结的渊源关系的电影佳作。爱情与身份认同,这两者在电影中都展现得真实而丰富。十九年前首映时,正逢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夜;十九年后的再映,又恰值香港“占中”危机难解之时。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今天重新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对其中主角们身份认同的感受,可能丝毫不亚于片中爱情带来的移情效应。
 

  片中的戏剧效应从刚开场时便在发挥作用:拥挤昏暗的列车抵达香港九龙,而黎明饰演的疲惫不堪的黎小军正背靠着列车上的一位陌生女子,呼呼大睡,直到女子猛然起身后才如梦方醒;直到片末我们才知道,这位陌生女子正是张曼玉饰演的李翘。黎小军的家乡无锡和李翘的家乡广州都堪称是大陆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在一百五十年前香港刚刚开埠之时,无锡是富庶的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广州则是大清帝国唯一拥有对外贸易特权的地区。跟无锡和广州相比,当年人口只有几千人的香港不值一提。然而时过境迁,到了片中的1986年,香港是国际金融商业中心,大英帝国璀璨的“东方明珠”;而无锡和广州则处于经济大发展的起步期,在香港面前相形见拙。刚到香港的黎小军身着一件老掉牙的蓝色棉袄,又不会英文和粤语,处处被嘲笑为“北方来的土包子”。在巨大经济落差的架构下,香港成为了新潮、先进、美丽的代名词,而千年以来繁荣的江南无锡则被贴上落后、愚昧和贫穷的标签。要想融入香港,就必须摆脱自己身上的大陆痕迹。这样的心理,驱使黎小军去学粤语、学英文、拼命赚钱,这也正是他第一次去麦当劳吃饭时如此兴奋、开心的原因。借助麦当劳的广告纸给家乡的爱人小婷写信,一方面是让小婷明白:自己已经渐渐融入香港的商业文明之中;另一个方面,也是黎小军以香港一分子的身份,带有一丝炫耀意味的,俯瞰自己曾经在无锡的过往。
 

  通过麦当劳,黎小军认识了李翘,并逐渐对李翘产生好感。而在刚开始之时,黎小军实际上只是扮演着李翘的解闷伙伴和生财工具的角色。耐人寻味的是,黎小军对李翘的这种利用坦然处之。或许在黎小军看来,这种牺牲与被利用,正是自己实现香港人身份所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黎小军刚开始与李翘之间的关系,跟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与大陆之间施予与收获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关系,也跟香港与英国一百五十年被殖民与殖民的时代背景暗相对应。
 

  对待黎小军的这种爱恋,李翘刚开始是抱一种暧昧不清的态度。她一再强调自己跟黎小军是两种人,而当黎小军发现自己同样来自大陆之时,她又立马以“香港与广东相同语言,本是一体”的话语回应,以体现出自己与黎小军之间的身份差别。如果说黎小军在香港的身份认同是以李翘作为模板的话,那么李翘后来选择在香港本土长大、混迹于黑社会的豹哥作为伴侣,就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在黎小军眼里,李翘就是真正的“香港人”;而在李翘眼里,只有豹哥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香港人”。通过黎小军—李翘—豹哥这样的链条,一个大陆人到香港之后,实现本土化和主体化的脉络便清晰可见。
 

  然而这样的链条并不是终点。片中李翘的一句台词堪称点题:“大陆人现在都想来香港,而香港人却想着去澳洲、去加拿大移民。”这也正是香港确定回归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港人心态的真实写照。于是,电影的时间点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故事发生地点也从香港转移到了美国。似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才是黎小军和李翘们身份认同的终点。然而片末在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下,一位大陆游客的一番话,又给这种历史终结论划上了另一个注脚:“现在香港人、西方人都到内地去投资了,当年出去的那批人现在都后悔,想着回国呢!”大陆经济的崛起,既让片中两位主角的身份认同,又一次变得扑朔迷离;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大陆与香港之间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错乱的根本原因。
 

  全片最重要的线索是台湾歌星邓丽君的著名歌曲《甜蜜蜜》。选择邓丽君作为全片象征元素,陈可辛可谓用心良苦:对于八十年代的大陆人来说,邓丽君甜美的歌声,代表的是美妙温柔的彼岸,是时尚和新潮的代名词;而对于当时英美文化主导的香港来说,喜欢邓丽君的歌,居然变成了“土气”的大陆人的身份象征。这也就是李翘在广州,轻松卖出四千多张邓丽君的磁带,而在香港出售相同产品,却亏得血本无归的原因。邓丽君之所以能成为黎小军和李翘的爱情象征,就在于她既代表当时新潮大陆人的品味,又代表两人共同追求彼岸世界的内心欲望。电影结束的时间停留在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去世当天,而这时距离香港回归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邓丽君的死,是昭示着黎小军和李翘共同心灵纽带的消失,还是暗指香港人对于身份认同的更加茫然?观众们自可用心领悟。
 

  (本文首发于本人的微信公号: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