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
《谁的青春不迷茫》影评:一代又一代迷茫,却没有如此猖狂
发布时间:2016-04-28

  (文/青木)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真的是初高中那段时间。回头来看,那时候每个人好像都闪着光一样。情窦初开,或者混沌不知。那时候眼神相碰,会绯红一片。我甚至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碰到女生的手的感觉,凉丝丝的,很滑。也不知道是什么开始,忽然发现坐在自己前面的女生,变得越来越好看。我那时候,上课时常会走神,因为有时候阳光照在他们头上的时候,发丝变黄,格外好看。但是悄然间,已经能接到她们结婚的喜帖了。

 

  我读过刘同的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是却没有看完,只是模糊记得前几章,但好像都是散文。这类文章直到现在也很畅销,毕竟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年轻着,但也有人已经老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不认为那时候是迷茫的。因为目标是如此的清晰,初中就是考上好高中,高中就是考上好大学。如果说有迷茫,可能更多的是对于理想的憧憬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好学生忙着变得更好,坏学生也忙着变好或者变得更坏。可能真的知道自己已经长大,是高考完的时候,怀揣着对于大学的向往,却也能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但说迷茫,我想这个时候对于大学毕业以后来讲,真的算不上。
 

  很多人一讲青春,就喜欢想高中,我想是因为十六七岁,少年已经挺拔,少女也已经出落的落落大方。所以难免在这岁月中流动着爱情的情愫。但说实话,在中国这种制度下,或许高中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回忆起来的真的也只有这些掐不灭的荷尔蒙。却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电影里面的青春总是和现实如此不同。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太过平静还是电影的处理太过戏剧。自己坐在电影院里,与其说是怀念青春,倒不如说又去做了一回在青春里面做的梦。难道写一写那些平静的,日常的,琐碎的青春不好么?
 

  乖乖女或者好学生和差生谈恋爱的这种设定,倒不是没有,只是远没有电影里面演的这么流行和坎坷。很多情节倒真的像是一场青春没有波澜的人一场春梦。我倒是想起来《红楼梦》里贾老太太评说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来。“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 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达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
 

  《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还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也好,难怪会让人觉得这些人的青春大抵不在中国。倒不是银幕上过于明亮的灯光,也不是一张张太过成熟的脸庞。可能是他们一直都在描写着本该属于幻想的青春,却忘了本来已经血肉丰满,神采奕奕的真实。不知道别人怎么回忆,我现在还能想起以前中午难得的休息时间,我会看着窗外操场上散步的漂亮女生。还能想起那时候爱照镜子的同桌,问我一句好看不,我揶揄地回答:“你好像包子唉”。我到现在都羡慕那时候谈恋爱的同学,两个人在食堂可以吃四种菜。很多很多,我能想起来的事情,大多琐碎和细小,远没有电影里面来的轰轰烈烈和波澜。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却总能让我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