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电影《黑处有什么》怎么样
《黑处有什么》豆瓣影评:每个90后小镇少女都夹裹在"冷暴力"中
发布时间:2016-10-17

  (文/双子座少女 )单纯站在一个全程记录感受认真动脑子的观影者角度,说说感受到导演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两条主线,明线是连环强奸杀人案,暗线是女主的青春期性启蒙之路。问题在于明线与暗线之间关系略断裂,使观众感觉到剧情上不连贯,破碎,影响了意图的传达。明线:以三起连环强奸杀人案来贯穿其中,营造影片阴郁的氛围,同时借由案情中吃瓜群众看热闹,女主父亲,女主及同学们等人的反应,以反映出那个时代下,整个小镇人从老到少,再到各个职业,所有人对“性”的压抑和羞耻。所谓以小见大。同时第一起杀人案也像一个导火线,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女主的性启蒙之旅。

 

  而三起连环杀人案也构成了整部电影显而易见的结构,电影以最终案件告破为结尾,我一开始看得比较懵逼,这个结尾是什么鬼?两年后因为技术的告破,犯罪分子落入法网。强迫症患者简直不能忍,全片把这个悬念埋伏了这么久,大家等的就是一个答案啊,但是最后竟然没有答案!表示十分愤慨,瞬间好感度降至零点。但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们都陷入了一个情绪上固有的错误。如果仅仅止步于莫名其妙,就是真的犯傻了。
 

  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导演就是想用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来引发思考。真正的凶手在前面埋伏了一些线索,比如经常跟在女主后面的那个男傻子,理发店挥动剪刀神情诡异的理发师,再比如女主那个奇怪的梦,小镇上一些奇怪的男人站在女主好友身后,女主好友开始流血。这些线索都可以给我们答案,但是答案也是不明确的。联想到连环杀人案中,所有受害者大腿上的叉刀印,凶手最有可能是理发师。而我更觉得是另外一种答案,凶手是性压抑扭曲氛围之下,真正躲在暗处偷偷窥伺的那些人,那些手,这才是真正的“黑处有什么”。
 

  想到这一层,再想到影片一开始的镜头,看视力表,看得很模糊。导演也在试图与开头呼应,看不清黑处有什么,随着时间推移,技术的改变,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看清。随着时代的发展,性的压抑枷锁才能解开。暗线:以女主亲情,友情,以及被扼杀的爱情,种种与性相关的情节,来体现少女对性的探索之旅。
 

  友情给了性的启发。女主的美艳好友,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女主的女“性”意识,涂指甲油,烫头发,穿胸罩等等,也给了女主去探索性和自由的引导。爱情给了性的启发。清秀男孩和女孩一起在荒地唱歌,一起等雨停,女主由一开始的害怕和冷漠,到开始接受,让女主开始真正意义上与异性接触,也是一种引导。
 

  亲情给了性的压抑。女主的父母,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女主去看强奸案都被母亲拦住,女主母亲听到楼下有男孩打闹声音,赶紧让女主去把自己的月经带拿山来。父亲骑自行车带女主的时候,让女孩不要叉着腿坐后面。这种羞耻感是一重对女主性启蒙之路的枷锁。而鉴于父母对性的羞耻感,不让女主和大胆前卫的好友玩怕被带坏,不让女主和清秀男孩一起玩,甚至摧毁了爱情的萌芽。这三个方面的冷暴力推动少女对性的探索,而最终女主也没有找到答案,女主去看《蜜桃成熟时》中的性画面,泪流满面,觉得是一种痛,也是传统女性意识中的认知。但是在结尾,女孩在芦苇中一直寻找,也其实是在继续寻找答案。
 

  明线与暗线相互交叉进行,一个为衬托氛围,一个为讲述成长,但由于剪辑及内容呈现问题,情节之间既有归纳逻辑,又有演绎逻辑,为观影者设置了多重的理解屏障,所以很容易产生这不是一部好片的感觉。因为导演对观影者有一种天真的认知,认为大家都能get到她预埋的点。但是,从心理学来讲,要知道群体是易怒,懒惰,懒惰指的大部分人是懒于思考的,仅仅通过情绪来进行判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盆友告诉我说,对最后的结尾很生气,就是因为导演设置的屏障,让人很难忽略情绪再深入思考。所以综合来看,导演想表达的思想非常好,但是手法欠缺。
 

  不过,这样一部小众的片子,确实带来了一些回忆杀惊喜。也许是因为女性导演,拍出了小镇少女的真实成长状态,很多细节的呈现勾起了很多回忆,比如大姨妈来时候的惊恐,第一次买胸罩的胆怯,收到情书时的忐忑,乖乖女对叛逆少女的期盼,青春期少女之间的妒忌和小心思,永远觉得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受到的超生重男轻女的不公平待遇,老师永远鄙视坏学生的冷暴力等等。同时,也很佩服导演的勇气,还原了那代人被性压抑毁灭的青春,选了这样一个大胆又不怎么受市场待见的主题,阐述。非常有个性,这点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