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电影《黑处有什么》怎么样
《黑处有什么》豆瓣影评:怎样构筑90年代少女的青春故事?
发布时间:2016-10-20

  (文/小贝壳儿)作为First青年电影展得奖的影片,近期上映的《黑处有什么》延续了该影展的一贯评选风格。最早的《盲山》以及《心迷宫》都是通过该影展走出去的,两部影片都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盲山》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农村妇女拐卖问题,而《心迷宫》则是讲述中国偏远乡村所发生的离奇事件。和大牌明星所堆砌的商业票房电影相比,这些影片都直指社会现实。

 

  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说法并不准确如果冲着“中国版的杀人回忆”去看该影片,那么你可能会失望,因为他只是披着悬疑惊悚片的外衣,这也只是媒体报道的宣传噱头而已。导演王一淳在接受采访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她说这部电影只是一部有关少女成长的青春片。如她所说,破案不是全片的重点,这部电影真正的内核是一个少女在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故事。和那些动不动就早恋、流产、死亡等覆盖的商业青春片而言,这部剧更加细腻、更加现实。
 

  该片有两条主线,第一条是麦田里发生的杀人案件,第二条是女主曲靖的青春成长故事。如果将目光聚焦在第一条线索,那么影片的情节悬疑度不够,在细节的处理、节奏的进展上都远远不及《杀人回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感觉到失望的原因。但如果将故事的主题聚焦在第二条线索上,也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主题上,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丰富细腻的作品。或许每个90年代出生的女子都能够从中找到部分共鸣。
 

  九十年代的社会背景
 

  任何创作者都必然带着自身的影子,尤其是作为王一淳导演的处女座,在接受媒体报道的时候她说,1991年她正好14岁,影片的女主角正好也是14岁,她怀念90年代的很多人和事,那个时候和女主角曲靖一样,对事物的感知很敏锐。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白银案件,凶手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少女,而警方却迟迟破不了案,笼罩在这种恐怖氛围下的人内心都是恐慌的,周围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杀手,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下一个目标。有人说凶杀案是导演王一淳根据聂树斌、呼格案等等案件,附加的一些时代背景,而《黑处有什么》恰好有相似的案件背景,相似的气氛。
 

  在暗处偷窥曲靖的人、时刻跟在她身后的傻小子、敬老院里猥琐的老头、理发店里冷漠的小哥、社会混混赵飞、偷看女学生腿的卖冰棍的人都有可能是这场案件背后的凶手,笼罩在曲靖身边的是一种阴暗的社会氛围。编剧史航在看完影片后说:“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影片中女主角曲靖呈现的和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很典型。在家里,母亲总是对曲靖处处不满意,倒点开水也要批评,而她心心念念的是在远方读书的曲靖哥哥。父亲虽然疼爱女儿,但也总在女儿耳边说养她花了多少钱,并且抱着“女儿长大了要还多少钱”给我的思想。影片中的父亲在工作上很窝囊,而曲靖正好瞧见了爸爸这种样子,开始怀疑起父亲的权威。父亲不准她叉腿做自行车,不准她涂指甲,不准她谈恋爱,她都想反抗。电影中有一幕她看完电影后下起大雨,父亲来接她,但是她立马跑走不想让父亲看见,其实是她反抗的一种方式。
 

  那个时候的教育亦是填鸭、打压式的,不允许同学违抗,更别提尊重人的自由个性。在学校里,老师称有反叛性格的张雪“老鼠屎”,甚至在张雪失踪后没有任何关怀,而是让同学相信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张雪不听她的话,结果没有好下场了。而当曲靖在敬老院遭老头子猥亵,她想独自调查却误打误撞的被评为学雷锋、学赖宁标兵时,老师却奖状扯过去,说“看不出来平时不说话,心思这么重”。
 

  “中国5000年来的性压抑”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主身处的环境似乎处处让人压抑,唯有青春期萌动的小心思让她的生活多些色彩。在这一点上,张雪对她的影响比较大,张雪涂指甲、烫发、戴胸罩,和张飞的接触,无意中悄悄让她开始对“美”产生幻想,对“性”产生好奇。于是她也开始涂指甲,在张雪的耸动下烫头发,涂妈妈的护肤品,看十月怀胎的书籍,和少年韩剑一起录录像带、听歌,这些都是她在小心翼翼的探索,在看《蜜桃成熟时》时她哭得泪流满面,其实就是她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把和韩剑的事情解释给父亲说的时候,父亲朝她大吼:这世上的男女根本没有纯友谊,有网友解释她看电影时为什么会哭,就是因为她看到荧幕里那么美好的爱情,但是现实里有一部分被扼杀了。
 

  将这部影片的主题拔高到“中国五千年的性压抑”或多或少有点过于庞大,但是在王一淳细腻的女性镜头下,类似的主旨不言而喻,而对于该片想表达什么,王一淳认为:“长大不容易,很多小漩涡、小黑处,当时懵懵懂懂就闯过了,现在回看后怕,危机四伏”,对于影片的题目“黑处有什么”,很多观众到结尾可能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黑处究竟有什么?“有不辨来处的花香,有蠢蠢欲动的情欲,有冷血杀手,有自私冷漠,也有笨拙又善良的人执拗地为你点亮一盏小小的灯。”这是王一淳自己给出的一段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