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影《神奇女侠》如何
《神奇女侠》豆瓣影评:对于战争,有一些底线我们还是要知道的
发布时间:2017-06-06

   (文:厄歪爾(香骨鸡腿少年)) 一战,早已定性为西方老牌大国和新兴国家争夺霸权的分赃战争。这是底线。说实话某些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电影洗白英美让我比较吃惊。参加一战的国家,从同盟国到协约国,没有一个好鸟(包括北洋),如果说英法是被动应战还情有可原(罪孽仅仅是少一丢丢),那美国后期主动参战,意在分赃,那就更没得洗,更别说男主(行动的策划者)还是个美国人。

 

  结果到了电影里战争的责任居然能被推到“好战的”(英国指挥官开会穿西服,一个个都是绅士,德国指挥官永远是军装)德国人身上,不论最后结局有没有反转(米国人聪明啊,即便反转,都是找一个英国参谋部的做替罪羊,反正我美国最伟大),完成停战任务的最终不还是英美,所以说这是什么?不就是盎格鲁-萨克逊的文化霸权么。难道加入了犹太人、印第安人(chief有隐喻殖民者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比利时人,以及不知种族的人(女主在剧情里应该是希腊族,演员本人是犹太人)作为影片的主要角色,就能够改变英语人种的统治地位吗?
 

  一个比利时的小镇,从德占,变成法占英占,难道就解放了,就喜大普奔了?我们辛辛苦苦盖的钟楼被你毁了,我还要谢谢你和你跳舞转圈圈?当然反派一方的德国人也讲英语,乃是别样的风景(大哥,逼急了佛兰芒语都出来了,你好歹找个德语配音啊,这么糙是觉得观众傻看不出来?)而且要注意一点,最后结局是“停战”,战争结束了,喜大普奔到处是欢庆的人群(恐怕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胜利而庆祝,而不是为和平吧),轻描淡写就把战后英美法对德奥的残酷制裁忽略了。而孕育了下一场大战的,恰好是这次停战。

  对于鲁登道夫的丑化,我就呵呵了,虽然国际上少有人认可这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但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国家在战争动员时,包括时下流行的经济战、信息战,都默默奉行了其《总体战》的思想。大家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最后还是想强调,一战没有人是干净的,是不容任何一方洗白的。这是底线。

  ———————————我是话锋的分界线———————————

  以上是片子的价值观,下面谈谈剧作。

  女主本人的信仰问题,实际上和以上的“底线”是分不开的。

  一心想拯救人类于战争之中,但与世隔绝的情商,让女主无法参透到这些奇怪的世人的心境,她一直认为人类是无辜的,一切都是阿瑞斯的蛊惑。实际上,人性是复杂的,最高统帅部认为自己是爱国者,肯定是没做错,而生活在“科层制”当中的普通士兵执行着命令也是无可厚非,当你有任何反抗的时候,军事法庭随时伺候。
 

  目前已经很少有剧作,单纯地将一件事情,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归结,早在70年代,就有商业片作出反类型的尝试(《雌雄大盗》一片,邦妮与克莱德最后被干掉,你是否还有一些惋惜),而女主这样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却贯穿了大部分时间,让人无法想象,这是反类型后将近40年的作品。
 

  于是,人物的行为就显得毫无逻辑,倘若女主爱世人,那么女主为何去杀死敌军?我们姑且假设,女主知道达成目的必须杀几个人,然而以女主不谙世事的情商,我认为她未必能够“参透”做事情必须“不择手段”。倘若女主认为是阿瑞斯鼓动了战争,那为什么会帮着英军去打德国,而不是相反?女主为什么没有问一嘴,你们英国佬法国佬有没有用毒气给我老实招来(难以想象,如果她问了,可能高潮前二十分钟就来了)。可能有人认为一开始没说英国人也会用毒气,所以女主那时候不认为英国人是坏人。所以,在这个逻辑下,女主看似有着自己的立场,但实际上一直是被男主个人利用。
 

  实际上,女主空有一身精湛武艺,到哪里都成为焦点,却只是空架子,她的所有信仰,都成了一个协约国小军官完成任务的工具。那么如何将这种工具价值合理化呢?所以剧作又回到了爱情,他俩产生了十分突兀的爱情,而这种爱情的理由,实际上是女主认为男主是正义化身。此时不禁想到了《比利·林恩》,男主完成演出离开前问啦啦队女郎,如果我复员回家,和你生活在一起好不好?啦啦队女郎十分吃惊,那哪成?你是美国人的英雄啊,你一定得回前线的!
 

  林恩十分无奈,苦笑一下,心说妈蛋,丫喜欢的只是我作为英雄的身份!所以女侠喜欢军官,是因为是正义化身。但她发现人类本身的邪恶时,她又歇斯底里地说“你们人类都一样”,于是不喜欢男主了。最后男主牺牲小我的时候,女侠重新确认,哦,这个男人不一样,他还是正义的。于是继续喜欢。情节何等相似。在阿瑞斯的劝阻之下,人类的一切行为显得如此苍白,并不是我让他们打起来的,是他们自己的欲望使然,所以哪一个更邪恶?到这儿剧本又写进了死胡同,阿瑞斯的逻辑没有错,而女主的所有逻辑和所作所为,都没有办法帮助女主竖立坚定的信念,那男主不死,谁死呢。
 

  于是,只有爱情,成为了最后的落脚点,当然此时觉醒和坚定变得就显得更为苍白:她看到了男主的牺牲,感受到了男友的爱情,并把它放大为一种舍弃自己的的大无畏精神。浓浓的说教味道和低级的爱情桥段,混合成了一锅不太好形容的大杂烩。而这种大杂烩又被放进了一战这样已经定性的大环境下(如果放到二战的背景下可能好点,毕竟能够大致分出正义非正义),更加可怜了幼稚女主,被战争利用了一遍,最后还不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
 

  最后的结局,何其相似,让我想到了葫芦娃。
 

  ——爷爷,爷爷!
 

  ——孩子们,不要管我,要消灭妖精
 

  ——爷爷!
 

  ——啊,要消灭妖精!(爷爷卒)
 

  ——(葫芦娃大招)
 

  ——(妖精卒)
 

  谁能告诉我,为啥胸前红灯一亮,血脉贲张、恼羞成怒,葫芦娃就能放大招了?还有,一向稳重大气的妖精,最后咋就恼羞成怒地崩盘了呢?最后一星留在这儿:女主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溜出来,参与到现代文明中,其中的碰撞与冲突,是仔细琢磨了一番的,这让影片有笑点不至于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