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影《等风来》好看吗
《等风来》影评:你永远无法看到别人的全部真相
发布时间:2013-12-31

刚开始看《等风来》预告片和海报的时候,会直观地觉得这是个旅行爱情片,但真正看完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竟是一部打着小清新招牌的心灵救赎片,基本和爱情没什么关系。这应该是鲍鲸鲸和滕华涛的又一次突破,两人现在基本已经坐稳了国内“治愈系”老大的位置。上次治疗的是失恋,而这次准备治疗的是一个受众更广泛、题材更深刻的问题,即社会心理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问题。
 

片子整体上有三个主线人物,程天爽、王灿和尼泊尔的示威人群,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讲诉职能,其他几个配角整体上都是代表着某种人群。程天爽,一个从出身小城市在“魔都”辛勤打拼的小职员,心怀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有些虚荣,夹杂职场磕绊,幸福指数低,活得痛苦不堪,但自尊心很强,性格倔强,用以掩饰脆弱的内心。王灿,富二代一个,放荡不羁、我行我素,冒失无礼,内心却还比较善良和仗义,看似潇洒的生活下也有自己的无奈。这两个人到一起,毫无悬念地势必冲突不断,彼此不爽,然后经历一连串的事件,最后又在一个共同点上汇聚。这是故事基本的走向。
 

但显然该片没有故事的走向那样简单。很多在北上广等大中城市的各种漂们尤其会对程天爽这个人物有共鸣,故事里她代表的也是这个群体,为了梦想、为了生存、为了家庭、或者仅仅是为了小时候吹过的牛逼在大城市里的一个小位置上辛苦工作,忍受着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没有归属感的痛苦,坚持再坚持,希望生活会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期待梦想的一个个实现。放大开去,这也是整个8090后集体要面对的问题,只不过是压力大小的差异而已。程天爽在职场拼杀,不管是自己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还是愿意或不愿意的出国采编,至少在别人眼里,这是很风光的,但这种风光的背后,外人不会看到她坐上豪车再拿着干瘪的钱包去挤地铁,也不会看到她在黑暗中的恐惧和近乎疯狂的砸门求援。任何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外乡人都有一个梦,这种梦的坚持和实现过程往往会让自己变的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但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偏执、自卑、精神的混乱、方向的迷失、异常敏感到稍微感到有别人的冒犯就立刻全副武装保护自己。程天爽说她喜欢光,因为有光她就不再惧怕黑暗,但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片光是不是一定属于她,大城市繁花似锦,和自己又有多大关系。我们在大部分时候,是高估了自己的,所以失败永远比成功多。

 

王灿这个角色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要告诉观众们富二代也不全都是好吃懒做、人靓心矬的,出身无法选择,不管自己实际是什么样子的,但被贴上了富二代的标签,不可避免地被归为一类,被别人带着有色眼镜戳脊梁骨,他们其实也很冤枉,也很委屈。第二就是充当程天爽的心灵导师,帮助其开悟。这个很有意思,富二代第一次以正面导师形象出现,以自己的言行为教材谆谆善诱迷途女孩,而在过去富二代们的言行基本都是作为负面教材出现的。电影的海报给人感觉本片是双主角,但导演把他们二人做成了“参差剑”,一长一短,但不分长短,各有作用,程天爽这根长的引领全篇,负责“立”,王灿这根短的负责“破”,双剑合璧,不亦快哉。

 

有点意外,本片在最后没有对二人的“爱情”走向过多描绘,也许这正符合现实中在旅途中结识的驴友们的实际,彼此在旅行中分享了快乐、收获了见识、得到了感悟,等旅途结束各奔东西后,或联系或渐渐不再联系,相忘于江湖。

 

这个片子整体比较平淡,温吞水一样,但我感觉反倒是该片的难得之处。诚然,《等风来》比《失恋三十三天》的搞笑成分少很多,最大的笑点“爽还不行,还要成天爽”,还在预告片里早早剧透,但该片本来就不是喜剧片的定位。结合片子的立意,虽然把旅行的地点放在佛国尼泊尔,但并没有过多的表现佛教的东西,不管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讲究寂静欢喜,“静”字是核心,如画的风景、悦耳的铃声、葱郁的田园,都营造了安静的气氛,这种环境下,人会更容易放松,继而反思和顿悟,也就是“六度”中先有禅定后得般若的原因。如果你没意识到片子比较平淡,说明你和故事中的人物有共鸣;可如果你觉得这个片子平淡的很明显,那恭喜你,说明你没有他们的问题。
 

鲍鲸鲸的惯用手法的是轻柔的心灵按摩,而非拉伸牵引的物理治疗。同样是反应社会心理和现实问题,《等风来》处理的很温婉、很含蓄,和《失恋三十三天》一脉相承,在看似一般的场景中迅速让人产生代入感,让人感同身受,说的是身边的人,讲的是自己的事,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间,电影的主题和号召也更容易被接受,再大的道理也能娓娓道来,云淡风清,这比起《私人定制》中冯导声嘶力竭唯恐别人不懂不知的呐喊比起来,技巧要高明许多,毕竟我们只是普通人。
 

尼泊尔为争取工作权利示威的那些人们也是该片的一个隐喻。咋一看和幸福指数超高、和谐恬静的尼泊尔人民格格不入,可就是这样,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尼泊尔,而不只是新闻中和宣传片里和旅行者日志中的尼泊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这些人和程天爽一样,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与现实搏击,有时可能只是静坐游行,有时也可能会激烈冲突,甚至流血。而旅行团在王灿带领下闯过冲突区,我也更愿意理解为一个隐喻,坐等是没机会的,冲过去才有出路。作为片中最激烈的一段场景,导演的处理还是比较保守的,最剧烈也不过是抓捕和推搡,没有打破片子的整体基调。
 

女主编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她是和王灿的职能不同,是肩负程天爽职场进步的导师,由于对菜鸟职员过多的工作指导,让人反倒觉着这个人物有点不真实,她不像领导,更像个大学辅导员。她和王灿的最大相同点就是嘴刁心软,更多的还是人性化。该人物最大的亮点是身袭高贵晚礼服,气势凌人的从高端酒会出来,一边训斥女下属,一边花13块钱接过外卖的快餐盒,一边在路边泰然自若的嚼着肉串。

 

片子最深邃的内涵我觉得不是体现在最后山顶的“等风来”上,那只是一个总结,要讲的东西早已经体现在之前的若干个细节中了。在人们抗议和冲突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天真无邪的小孩在快乐的嬉戏、荡秋千,激烈的示威和快乐的嬉闹在一个空间时间里彼此共存互不影响;在奢华盛大的酒会中,我们看到了女主编在路边就着尾气吃盒饭;在突如其来的黑暗中,我们看到了程天爽得不到人类的援助,却邂逅了一只温顺有灵性的大象。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非黑即白、非穷即富、非忙即闲、非这个即那个的思维,不了解大部分事情都是多种元素掺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生活和世界的面貌,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东西,但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得出这便是生活真相的结论,当这种真相与自己期待不符时,不快乐和其他负面心理就开始产生。没有人怀疑这个时代的激烈和残酷,但就算这样,也得让自己快乐地去面对,坚持梦想意味着就要忍受风吹雨打,梦想有时会一下子实现,有时会慢慢地一点点实现,在等待梦想实现的日子里,自我调适尤其重要。让实现梦想的过程不那么充满痛苦,不再非得付出巨大代价而不可得。搞清楚梦想的本质,辨别它值不值得让你牺牲一些东西去实现。
 

亨利-梭罗曾说:“我不习惯站在深夜里等待,我会坐下或找个舒服的姿势躺下来,每当这个时候,时间就会匆匆流过,流过黑暗”。风不知何时会来,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我们能做的,是在风来之前,做好准备,风来之时,顺风飞扬。
 

毫无疑问,我们都需要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像是汽油的一个分子,每个分子都能充分燃烧,梦想实现的发动机才会澎湃有力,更多的梦想才会实现。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着,也许你看不到别人的努力,但他确实在努力着,不管你认不认可。
 

很喜欢那群大妈唱给程天爽的那首“我多羡慕你年轻”的歌,或许我们一直很幸福,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承认。
 

暗自揣度一下,该片把首映放在13年的最后一天,是不是也有什么意思呢?不管如何,心灵的灰尘甩给今年,未尽的梦想留给明年。
 

FAREWELL2013你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