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傅雷家书考点_ 从文家书和沈从文家书区别
发布时间:2022-09-01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知识点及中考题考点汇总(带答案)

说明:本资料已排好版面,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也可以重新编辑使用。

《傅雷家书》 傅雷 知识点

1、文体:家信汇编而成的家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2、作者介绍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3、内容概述

主要内容: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 4、主题思想:用现身说法,教儿女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5、人物性格

傅雷:长者的形象,人生阅历丰厚,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热爱音乐、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艺术家的形象。

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1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6、精彩名句

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②慢慢的你会养成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了不再惊心动魄,能够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③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 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 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④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 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⑤ 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 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⑥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⑦ 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 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 来面对。

7、艺术特色

家书中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及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整个的家书真情流露,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

8、阅读感受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9、一句话书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2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练习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傅雷,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从30年代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主要翻译的作品有(《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高老头》)、(《幻灭》)、(《老实人》)。 2、《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4、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5、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6、(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为了感谢他对傅聪的教导和帮助,傅雷曾托斯曼齐安卡小姐带上一幅现代画家旧作表示感激。 7、傅敏特别指出,《傅雷家书 》新收入的傅雷最后一封家书也弥足珍贵。据他推断,这封傅雷给儿媳弥拉的英文信写于(1966)年8月12日。但后来傅聪没有找到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