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老艺术家“万人迷”李德钖
百年相声,从杂耍玩意儿到表演艺术
发布时间:2014-03-25

    一张来自天津市档案馆的老照片,让众多热爱天津相声的人回忆起了清末民初的“相声天王”“万人迷”李德钖。如今的相声大师,旧日的相声艺人,百年间,相声表演者的身份和命运发生了剧变。
 

  追溯有关相声的旧事,不难看到很多老艺术家一生的颠沛流离,几代相声表演者传承、缔造了相声这门艺术的辉煌。回忆旧时的相声表演,也让众人忆起昔日的茶楼戏园。穿越百年,相声仍能带来不断的笑声。或许只有置身于热闹非凡的茶楼内,才能感受到这里既是平民百姓的乐园,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摇篮。
 

  著名相声演员田立禾回忆李德钖
 

  继承祖父的艺名“万人迷”,相声表演精湛,尤其是“单活”使得好。
 

  根据天津文史学者张诚提供的照片和资料显示,存于天津市档案馆的这张照片曾经出现在1926年的一张报纸上,下方注有“万人迷之遗像”的字样。旁边配文交代了李德钖的贫苦出身和悲惨结局,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位相声大师命运的惋惜。
 

  在描述李德钖的表演时,著名相声演员田立禾提到,“万人迷”早期与张德全、马德禄、周德山合作,能与三人同台说相声的,在当时唯李德钖一人。在回忆中,田立禾尤其提到了“万人迷”的“单活”使得好,即单口相声表演尤为精湛。
 

  提及“万人迷”这个艺名,很多人都误以为是位美女,当看到李德钖本人时则颇为吃惊,殊不知李德钖是继承了祖父李广义的艺名。田立禾提到,上世纪初,李德钖等多位名角曾到上海演出,头场演出并未得到观众的认可,虽说头炮未响,但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还是逐渐肯定了“万人迷”的表演。
 

  “万人迷”
 

  命运坎坷死于他乡
 

  因表演时犯了忌讳而被逐出北京,在外地身染重病暴毙路边。
 

  一百多年前,相声发源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随着不断地发展和丰富,相声艺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相声界有著名的“相声八德”,他们是活跃在京津地区的八位相声演员,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万人迷”李德钖。
 

  据田立禾介绍,“万人迷”在二十几岁时,就走进了杂耍园子说相声,这是相声创立几十年来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可世事难料,当“万人迷”大红大紫时,却遭遇了命运的转折。在参加袁世凯举办的堂会时,“万人迷”因表演相声《吃元宵》而犯了袁世凯的忌讳,最终被赶出北京,流落到天津等地。民国十五年,在沈阳演出的李德钖身染重病,倒在壕沟里死去—一代大师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但相声艺术却未销声匿迹。
 

  在张寿臣、刘宝瑞、侯宝林、马三立等多位大师的传承下,相声从早期的杂耍玩意儿逐渐走上了高雅的艺术舞台。
 

  抢占卖艺场地的诀窍已失传
 

  “三不管”、东兴市场等都曾是相声表演的“宝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开始与戏曲等艺术形式同时出现在高雅的舞台上。据相声演员佟守本回忆,早年劝业场的“天外天”每天晚上都有各种表演,两毛钱的通票可以听相声、看皮影戏、听评戏。有一次他去“天外天”看表演,发现了劝业场的六楼有几级台阶连着旁边建筑的屋顶,佟守本跨过了这些台阶,跑去那里的戏园听起了相声。被相声表演深深吸引的佟守本最终加入了南开相声队,进入了相声界,当时是1959年8月。
 

  随着相声的蓬勃发展,各区的相声队伍百花齐放。相声团体有众多的表演“阵地”,当时的和平曲艺杂技团,演出阵地就以南市为主;而佟守本所在的南开相声队,在南市东兴市场里的“大娱乐”常有演出—他所提到的“大娱乐”的前身,就是天津早期的相声茶馆连兴茶社。
 

  在当时,戏法儿、快板儿、太平歌词都广为盛行,与此同时,在东兴市场里还活跃着武行、摔跤等表演团体。当年,相声演员与武行之间相互欣赏,还时常出现相声演员和武行上台“竞技”的场面。除了东兴市场,当年金钢公园旁边的一块空地也被很多艺人看重,成为曲艺演出的重要场地。连兴茶社名声大噪后,相声大师马德禄等人又在河北区的鸟市建立了声远茶社,不久后也声名远扬。相声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佟守本提到,相比这些相对高雅的场所,旧时的相声表演场地不同。虽然旧时的场地不比现在,但老艺人选场地却很有一套,就拿在十字路口摆摊来说,旧时的老艺人晓得哪个路口能挣到钱。说到此处,佟守本感叹自己一直搞不懂这其中的奥秘。此后,他也曾问过师父田立禾,不料师父只答道:“我也不知道。”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新时代的相声表演已经到了“进园子”的级别,脱离了旧时沿街卖艺的形式,而当年卖艺抢占宝地的诀窍,自然也没有流传下来。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王垚懿 专家支持 张诚 田立禾 佟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