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夫子庙是相声发源地之一
“南派相声”重回夫子庙PK德云社
发布时间:2014-04-01

    秦淮河畔的桃花开得正艳,昨天,紧邻夫子庙桃叶渡平江桥边的永熙茶楼也揭开神秘面纱:相声界有“江南大旗”美誉的张永熙先生授权,省曲艺委员会和省相声委员会挂牌,从明晚起,这里将夜夜上演原汁原味的南派相声。距离老门东德云社不过5分钟车程。曾经在夫子庙发源的南派相声,现状究竟如何?晨报记者展开调查。
 

  南派相声曾繁华一时
 

  吕少明:夫子庙是相声发源地之一
 

  师从“北侯南张”的“南张”张永熙先生学艺,国际一级演员吕少明昨天作为首批探访者,参观永熙茶楼。这位全国德艺双馨演员,曾经的文化部金狮奖、侯宝林金像奖获得者,今年67岁,也是南派相声的代表人物。
 

  在他眼中,选择桃叶渡作为南派相声今后的重要表演场地,缘于夫子庙正是相声的三大发源地之一。“有句老话,来夫子庙,吃南京小吃、听南派相声。”吕少明说,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南派相声广受追捧,夫子庙是最受欢迎的听相声“据点”。从上午9点,到晚上11点,“最多时一天演15场,场场爆满。”
 

  侯宝林、张永熙、刘宝瑞等,当年大多在夫子庙演出过。解放后,许多艺人往北迁徙,只有张永熙留在了南京;因此,中国相声界有“北侯南张”之说。而南京目前的相声艺人,则都是95岁高龄张永熙的弟子。
 

  梁尚义:第一次演出就在夫子庙
 

  73岁的著名相声艺人梁尚义说,1952年,相声名家刘宝瑞离开南京去北京后,秦淮夫子庙又来了一位人称“张麻子”的张永熙,他与搭档关立明说的对口相声“快而不乱,绕而不断”,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当然对于梁尚义来说,夫子庙相声书场给他最深的记忆是在1957年,当时他只有16岁,也就是在那年,他第一次登上了相声舞台,而且还是和他的师父张永熙老先生一起同台表演《黄鹤楼》,“我们这一拨徒弟中也只有我赶上了这样的待遇。”梁尚义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吕少明说,周三茶馆开业第一天,他的表演曲目,正是经典的《黄鹤楼》。
 

  南派相声现状如何?
 

  “人才有些青黄不接”
 

  对于南北相声这些年的差距,梁尚义分析,首先北京、天津这些地方,相声环境要比南京这边好,“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进来,而南京就我们这一拨人相互学习,还是太狭窄了。”而作为南京80后新生代相声艺人的梁爽表示,“年轻的相声艺人确实太少了,所以我们一方面在表演,一方面也尽可能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同时也在大量引进人才。”
 

  “现在南派相声确实不如北派相声那么火。”对于大家的质疑,吕少明并不否认南派相声市场的萎靡,在他看来,人不是不够,“关键是好的人才比较缺。”尤其是80后一代相声演员,还没跟上趟。
 

  “关键是好本子太少”
 

  “现在我们南派,就是好的相声本子太少太少太少,”梁尚义一连用了三个“太少”来形容如今相声创作市场的萎缩。梁尚义说,过去南派的相声艺人都有着自己的代表作,比如《南京十大怪》、《一五零八四四》等,“这些我们都能拿到全国表演的,但是现在的艺人,很少有自己的代表作,关键还是没有好本子。”
 

  梁尚义认为,像郭德纲他们北派相声当中,值得借鉴的是,有不少是用传统的段子,经过重新整合再登台表演的。梁尚义说,即将在夫子庙开张的“永熙茶馆”,也将采取节目和经营分开的方式,“我们只负责节目,而且今后还会不断吸引更多的相声艺人来表演。”
 

  与北派相声
 

  “一争高低”?
 

  “笑点不一样,有竞争是好事”
 

  “现在北派相声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南派相声好像没什么名气了。”对于这样的评论,作为马季的师弟、相声大师张永熙的弟子,现任南京相声俱乐部主席,也是江苏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的吕少明,这些年听得不少。
 

  他表示并不担心近距离的竞争,一方面,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从全省范围“调集”青年人才;另一方面,“南派相声和北派,笑点不一样。”在他看来,南京的相声包袱比较多,几乎是一句一个包袱,一个连着一个,且“节奏明快,说表并存,能说善唱”,而北方的相声,节奏会相对慢一些,“要揉碎了再抖出来”。
 

  2014年春天,南派相声终于要重归夫子庙:周三开张,内设200席位,人均消费在30-80元,下午是书场时间;晚上2个半小时,每晚一场南派相声;当然,除了听相声,只要在这里消费用餐,还能免费欣赏到包括南京白话、评书、评弹、南京白局等传统曲艺表演。
 

  对于不远处的北派相声“竞争者”,吕少明笑呵呵地表示:“希望南京今后多开相声馆,不管南派北派,只要经营得好,也是种互相激发。”在他看来,竞争不怕,“开得越多越好,有竞争才有激发,对南派相声发展,绝对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