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影《魔警》好看吗
《魔警》影评:暗黑警察故事2014
发布时间:2014-04-26
       好像自《无间道》之后,大多香港警匪片都爱上了卧底与反卧底这条路,《魔警》这片初看前半段好像也是这么个套路,直到吴彦祖饰演的角色“王伟业”人格分裂的线索越来越多时,才发现这片重点并不在警匪之间的斗智斗勇上。以至于在影片一开始就暴露的警方内奸,使很多观众产生误解,觉得这片太小儿科,如果你仔细看过后,会发现这完全是导演的有心为之。这样拍可以转移大家的焦点,避免把过多注意力放到猜卧底上。这种做法也很能看出导演的野心和革新精神,并无意坐享其成前港片留下的辉煌。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突出“王伟业”人格分裂的角色特点,同时,也是很有用心的想把吴彦祖推上影帝的宝座。 林超贤在该片上映前又帮张家辉拿了一个影帝奖杯,而在此之前,张家辉已经凭借林超贤执导的《证人》拿到了金马、金像的双料影帝。 
   
   《魔警》恰好在张家辉因为《激战》拿影帝之后上映,算是给影片上映助了一把力。因此,很多观众和张家辉的影迷是冲着张家辉走进影院的。但观完此片大家才发现,张家辉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大酱油。而吴彦祖自然就成了本片的绝对主角。据传说,张家辉是因为档期问题才沦为酱油角色,我倒是觉得是导演有意让张家辉让路,从而帮吴彦祖登基夺帝。 

   
   全片用了很大篇幅来着重刻画吴彦祖饰演的精神病人。有一段尤为突出,片子里王伟业的婆婆死了之后,王伟业得到消息赶往医院,然后精神崩贵。这里用了一大段特写长镜头在吴彦祖焦虑疲惫干瘪清瘦的脸上晃来晃去,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过来只看了这段戏,会觉得这是在演《僵尸归来》,再细看,发现原来脸上还有情绪变化,僵尸一般不会有情绪,这就会让人觉得是进化版《闹情绪的僵尸归来》。如果把这段戏剪到麦浚龙的《僵尸》里,估计能拿个“最佳男酱油”吧。其实吴彦祖的表演还算不错,算是准确刻画了这么个精神病人内心的不安,恐惧,纠结和自责。但放之全片,就显得太刻意,因为之前王伟业和婆婆之间的感情戏铺垫过少,加上前因后果又不明晰的情况下,使得这段戏很突兀,并不能使观众深入角色内心感受精神病患者的痛苦。只能说这段戏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总觉着导演就指着这段戏让吴彦祖拿影帝来着。 


   
   后面的一段匪贼内讧自相残杀的戏,除了稍显拖沓之外,逻辑上还算过的去,有点小出彩。其实片头,这几个匪徒带上魔面开始,就注定了这些人全都入了魔道,生了魔心。这就给后面这段自相残杀的戏埋了伏笔,看似是吴彦祖扮演的“王伟业”从中作梗,其实他们全都死在了已经是死人的“韩江”魂下。当他们每个人都各怀鬼胎时,“韩江“的出现将他们内心早已种下的魔种释放出来,然后杀到六亲不认,最后全都落了个鬼下场。 

   
   片子本身在香港警匪片里极具风格化,奇诡的配乐,阴郁的色调,一缕缕的邪气围绕全片,暗黑之风尽显。之前讲心魔的片子不少,不过大多都很直白,并不着重渲染片子整体的诡异暗黑之感,警匪片里就更少见了,不过,自从《西游降魔》开启暗黑西游之后,郭子健紧随其后拍了暗黑救火英雄,现在又有了林超贤的暗黑版警察故事,作为华语电影“暗黑风”的先行者,他们并不成熟,有着各种缺点,但还是希望这类暗黑风的片子,再接再厉,能够在华语片中独成一系。由于个人比较偏好这类暗黑风格的片子,为此多加一星,以示鼓励。 

   
   最后说下香港导演的通病,也就是这片饱受诟病的“故弄玄虚”。 

   
  其实说林超贤这样的导演故弄玄虚是有点冤枉的。故弄玄虚无非就是故作高深,但“故弄玄虚”重点并不在“玄虚”而在“故”。也就是,这其中有个“有意为之”的成分。就像路边算卦的,一般对你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已经对你有了了解,却总是故作神道的“掐指一算”。这个“掐指一算”就是“故弄玄虚”里的“故”。把简单明了的东西,非要云里雾里地把你搞成大头鬼便是故弄玄虚。 

   
  但是以林超贤为代表的一批香港喜欢“故弄玄虚”的导演,他们并没有故作高深,他们是真信自己有“高深”功力。尤其近些年一些香港比较知名的导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讲一个比较娱乐化的故事,总试图加入一些自己的思想,让影片看上去更有深度,关键在于他们觉得这些真的很有深度。结果因为知识储备有限,底蕴不足,往往弄巧成拙。即使这样,也比内地的一些大导们故作高雅要强的多。 

   
  整体来看,影片风格有突破,故事也能自圆其说,导演和演员都很用心,制作也很有诚意,除了片子结尾拙劣的用了三个闪回侮辱观众智商之外,算是一部值的一看的良心之作。 
   
  PS:这片和船长的《超验骇客》同日上映,映前都是8分,映后以同频率降到6.3分,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啊。其实这俩片应该都是7分以上的水准,奈何人们就是不买账,苦命的孩儿啊。这要是给导演留下点什么心理阴影,看丫以后不报复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