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世界杯日本队
日本队输在“信心不见了
发布时间:2014-06-16

日本足球在亚洲雄踞霸主地位已非一日,在世界杯上也有过两进16强的战绩。本次世界杯前本田圭佑更是放出 “要帮助日本队在本届杯赛夺冠”的豪言壮语。但是,从日本队首战的表现看来,与其说科特迪瓦人打得有多漂亮,不如说日本队输在“信心不见了”。足球是团队协作的典范。但没有了适宜的球队文化、霸道的球队领袖、正确的战术指导和勇敢的战斗精神,球队根本无从建立强大自信。这一观念,从日本全队在对阵科特迪瓦的比赛中得到充分论证。
 

一是适宜的球队文化是建立信心的重要源泉。日本队历来注重整体推进,小范围的多人传球娴熟老道,拿球时自信满满,并不害怕对手的贴身紧逼。这一点不管是在特鲁西埃执教时期,还是冈田武史担纲教练时,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日本队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建队路线,才逐步赢得足球强国的尊重。但是,扎切罗尼的队伍,恰恰丢掉了日本足球的“传家宝”,球员彼此之间的传接球不再简洁明快,拿球队员身边的接应也减少,更多追求一味向前、尽力求快的简单战术。整场比赛看不出日本队是一个整体,更多时候球员的出球既无准头又无信心,一球领先后“小富即安”,任由科特迪瓦狂轰滥炸;被逆转反超后“四平八稳”,未能体现破釜沉舟的勇气。这不是熟悉的日本队,这是中国队“黑色三分钟”的翻版。
 

二是霸道的球队领袖是维持信心的主要推力。但凡有战斗力的球队,队中必有在他人眼中蛮不讲理的“霸道型”的领袖球员。如1990年世界杯冠军德国的马特乌斯,上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的普约尔等。这种球员能够给球队注入一种“神奇的化学剂”,让队友相信胜利在所必然。一支球队的盛衰之变,有时系于一人之身,而此人正是“球霸”。想想当年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国王坎通纳,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看似是球队的不和谐因素,却恰恰成就了弗格森早期的曼联王朝。后来正是有了同类型的继任者罗伊蘒楗,才保得弗爵爷的盛世久长。日本队阵中从来不缺“球霸”,远者如中田英寿,近者如上届杯赛时的本田圭佑。但是,今日之日本队,虽然本田圭佑依旧位列阵中,尽管帮助日本队先拔头筹,但在场上霸气全无,剩下的只是狂妄的叫嚣。俄超联赛似乎磨平了本田的王者之气,哪怕自由转会去到豪门AC米兰,也找不回昔日的感觉。而被寄予厚望的香川真司在曼联坐冷板凳时间太久,完全忘记了怎么踢球,哪有做球霸的资本。整场比赛日本队阵中缺乏主动挑起大梁的“球队领袖”,球队面临困境时,人人着急却无人怒吼,温水煮青蛙一般接受了败局。反观科特迪瓦,当德罗巴霸气十足地矗立于球场中央时,反击的号角不仅鼓舞着科特迪瓦人,也惊吓着日本球员疲于防守的脆弱神经。
 

三是正确的战术指导是强化信心的关键保障。扎切罗尼的成名战术是两翼齐飞,这一战术需要有强大的边路力量作为基本保障。日本足协选择扎切罗尼,既看重日本足球与巴西桑巴之间浑然天成的承继关系,又基于阵中确实具备执行这一战术的核心球员。两个边后卫长友佑都和内田笃人助攻能力都极为强大,倘若真正放手一搏,科特迪瓦的后防线必然会风声鹤唳。但扎切罗尼选择了保守战术,他似乎更担心两个边后卫助攻上去后留下的身后空挡容易被爆发力强速度快的科特迪瓦前锋充分利用。特别是一球在手之后,求稳的心态在整个球队蔓延,不想再攻不上去,转而重点回防。当比分落后时,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的边后卫,再难给进攻提供支持。特别是德罗巴上场后,忌惮于“魔兽”推土机般的冲击力以及拿球、控球、分球的超强技术,日本队后防重心再难投入到进攻中,失利也就理所当然。
 

四是勇敢的战斗精神是传递信心的根本纽带。纵观整场比赛,最大的对比就是精神层面的差异。日韩两国足球队历来以“拼尽全力”作为亮点,足坛劲旅往往对此既头疼又心仪。1994年美国世界杯韩国队在炎炎烈日下拖垮德国队的经典场景,让太极虎虽败犹荣,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日本女足夺得世界杯冠军,靠的不也正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吗?但是,今天的日本队,踢得完全看不到血性,激烈的拼抢也甚少上演。扎切罗尼的队伍,文明固然是文明了,但却失去了进取精神。这样的日本队,如果不加以改变,后面的比赛将无所作为。相对于科特迪瓦人满场的激情高涨,不明白日本人是不是太过于“想赢怕输”,结果丢掉了球队的魂魄----“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不服输精神。
 

日本人并非输在技术层面,而是输在信心缺失。如果扎切罗尼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日本足协应当早早预订返程机票,至少在铩羽而归失望之时,尚能收获一点打折机票的回扣来弥补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4-80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