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洋妞到我家》怎么样
《洋妞到我家》影评:心尖儿上的宝贝
发布时间:2014-08-12

  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开始为人父母,一个家庭面对以个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心肝宝贝儿,自然会有诸多难以相与的困境,然而夫妻相处、子女教育、甚至移民意向也都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亟需面对的问题,显然,这也是影片切入的重心——孩子在前面奔跑,家长在后面收拾烂摊子,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故事。

  尽管影片以来自家庭成员的集体焦虑制造了相当多的“笑料”,但更多的,还是将目光集中在这个家庭中的两个“宝贝儿”身上,一个是传统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个是来自第三世界的“洋妞儿”,通过生活习惯、教育理念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上的差异与碰撞,让两个“孩子”告诉这些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年人,该如果面对这个世界。

  影片有些“小鬼当家”的模式,家长面对孩子素手无策,而外来的洋妞与土著儿童从对抗到形成默契,经历了诸多颇有意义的相处细节,从最开始外出行必须打车吃必须四星级到后来坐地铁到随便吃邻桌人的食物,孩子开始打破封闭的壁垒,和这个世界发生交集。而且洋妞还在泳池边上,向孩子传递出最基本的安全教育,禁止陌生人触碰身体的禁忌部位,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自我保护,而这些,国人常常因为羞于启齿而忽略或回避对孩子告知,使之降低防御能力。

  影片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当下家长对“宝贝儿”们的教育以及教养态度——纵惯线,纵容和娇惯一条线。纵容来自对孩子犯错误之后的无限宽容和忍让,仿佛孩子犯错天经地义,不但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而且与之有关的所有人,都因其犯错而必须承担看护不周的罪责;娇惯则源于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当然,即使不太丰富,也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完成对孩子的“富养”宗旨,徐帆拿出一个月六千的“教育费”以及一顿三千多的饭费而不肯换掉一个坏掉的乳罩,足以说明其思想偏离正常有多远。

  也正因如此,就这些心尖儿上的宝贝儿们的教育问题,影片及早便预设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移民。故事从一开始就让这个家庭围绕移民的问题,焦头烂额的争吵和奔波,生活上的克制与对孩子的对“洋妞儿”的指手画脚甚至恶语相向,都是为这个目的而准备,也确实沿袭这个目的,让故事一路踉跄奔跑。

  但还是来到预设的目的地之前,“洋妞儿”和“宝贝儿”的对抗在家长们的焦虑中,终于找到平衡,日渐明朗的教育方法与未知却显而易见的移民问题,影片中都意有所指的给出了答案——尽管银幕前的观众未必真的需要这个答案,但《洋妞到我家》无疑给焦虑中的家庭提供一个可做参考的思路——“心尖儿上的宝贝”有怎样的前途,这个世界就会有怎样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