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美剧《新闻编辑室》好看吗
《新闻编辑室第三季》剧评:堂吉诃德的时代
发布时间:2014-12-19
 从新闻系快要毕业的时候,我四处投简历,被一个著名的报业集团无情地刷了下来,连笔试名单都没份。那是我很喜欢的一家报业,当时中国学新闻的很多学生,都以能进那个报业集团而感到骄傲,而我之前在新闻系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在这家报业集团下属的一家报纸,那几乎是中国最著名的周报之一。 

   
  一气之下,我带着浓浓的怨气和失望之情给当时实习时带我的老师写邮件,心想自己也不差,简历也不丢人,为什么连几百上千号人的笔试名单都没进。那个老师给我回了邮件,照例是和善的鼓励,最后说,好好努力,有一天让他们看到当年刷下来的人可以做出一番成绩。那邮件对当时的我影响很大,那个老师也很出色,是当时周报在北京记者站最出色的记者之一。 

   
  后来他也从传统媒体离开,和中国许多平媒的杰出人才一样,进入了门户网站管理层,担任新闻和内容方面的主管,扶摇直上。今年上半年,我突然从某公众微信的传媒业动态里看到,那家网站几十个员工集体举报他,列举其各种斑斑劣迹,其中还有乱搞男女关系等等这一套。这样的形象,实在和还停留在我记忆中那个温暖和煦的口吻完全不符,忍不住感慨这些到底是真是假。 

   
  不知道为什么,刷掉Newsroom最后一集,脑海中就闯进了这位当年我的领路人。职业生涯的初期,总有那么些人给你的处事风格、工作品性留下深深的烙印,不管那位老师是不是真的如举报者所说一无是处,他带着我在新闻业的头几步里,总算没有迈错方向。他至少教我如何去严格地操作一篇稿件,教我职业化地去做一个新闻人。也许是时间改变了他吧,话又说回来,难道时间改变不了谁吗。 

   
  遇到像老Charlie这样的领路人,真是一个新闻专业主义者一辈子的大幸。一开始我以为这剧的中心是Will,后来又在各种八卦和情感关系中轮流转,结果最后一季讲的其实是Neal和Charlie一老一少先后坚守自我的故事,这样很好。在Neal身上有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风采,而老Charlie,你们难道不知道他就是当年杀戮战场里那个代表良知和正义的美国佬吗。 

   
  我很希望读新闻的小朋友会刷这样的剧集,但又很担心他们会被索金洗脑,以为新闻业其实是精英主义的高逼格游戏。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新闻业实际上是一种需要你“眼高手低”的职业,一方面眼界要高、要开阔、要坚持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一方面又得知道怎么在操作时和现实妥协、打打擦边球甚至是变得非常“油滑”。这种精神分裂型职业真的不多。 

   
  索金真是过分精英主义的一个人,书呆子如我,有时看Newsroom那种谁家都瞧不起的姿态也有点看不下去。看完Newsroom可以搭配着看一部纪录片,叫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讲的是这家全世界最牛逼的报纸是如何在互联网和Web2.0时代缓慢转身的,各种不适应,各种阵痛,但还是能找到存活下去的意义所在,还是能坚持自己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这种现实主义的理想才是真的理想。 

   
  但是第五集看到Charlie倒下去的时候仍是泪流满面,而大结局看到Neal痛斥网站新任负责人(对不起连名字都忘了)的时候又实在要拍手称快。骨子里,没有人愿意追随庸众,虽然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庸众。这好像也是新闻业分裂的表现之一:好像要扮演第四种权力,但权力本身又是一种毒品;好像要作为精英带领大众走出娱乐时代的迷雾,但下了班要真活成这样未免也太活死人墓了些。 

   
  总之这就是一个极端神经病的行业,这也基本是我从事此行当八年半以后的最大感悟,尤其是一直以来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右倾分子。像剧集里这帮志同道合、情趣相当、能力相当、知识面相当、办事能力相当甚至对理想的认知和实践渠道都相当一致的同事,现实中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概率比遇到一个像老Charlie这样的领路人还要小多了。当你被明星、育儿及养生包围的时候,是没法谈茶党和Genoa的。 

   
  索金把这帮人都写成堂吉诃德,如飞蛾扑火,Charlie的死更是格外地悲壮,但现实中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很可能就是所谓的公民记者,把网站慢慢地变成碎片化的人人都参与报道的网站,在互联网时代偶尔没下限地利用注意力。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不觉得这是个很糟糕的结局,情况如果是另一头那更糟糕:精英主义的皮毛,肚子里全是草包,做的东西跟屎一样,还自以为坚持着理想。 

   
  庸众很可怕,伪精英更可怕。做新闻这一行最艰难的,就是如何真实地面对自己,量入为出比什么都重要。给你ACN这样的团队你进得去吗?弄不好就跟最后一季那个被开掉的某前女友一样,懵懵懂懂地就发出去一条惹祸的推特,这真不是智商问题,而是职业素养问题,她的职业素养以这种真实的表现而言,确实更适合去那些以贩卖隐私、个人化写作为标签的八卦网站。 

   
  说实话,像索金一样,我也很不喜欢这个靠微信、微博等各种SNS构成个人生活的时代,它让人生更快、更碎片、更没有营养。然而就像所有新闻从业者一样,我们都难以抵抗这个浪潮,尽管我的疑问和Sloan一样,你们发的这些东西能核实吗?做新闻,最最最基本的不就是核实吗。而现在,快速比核实更重要,人们已经放弃了对事件真假的追问,随心所欲地去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中国更是这样,因为媒体的公信力就像这几天的卢布一样。当年我实习的那个周报,一度是业界良心的代名词,但是现在连我自己也对他们当下的操作能力存有疑问。我认识的那些这个行业里的精英们,他们从一家杂志流动到一家杂志,好像打短工一样,没有人去考虑树立一个长久的品牌(也许胡舒立旗下的那先后两家杂志除外)。其中不少人从平媒离开,到新闻网站,以及各类跟新闻无关的网站。 

   
  不管怎么说,Newsroom是我的专业剧,每一集都能学到不少和专业有关的东西。我不知道现实中美利坚职业操守是否真能做到片中这么理想化,但至少它在提醒一些准则和底线。任何没有底线的职业都是可怕的,而新闻业的底线更高、更明确、更细化,这和新闻业门槛并不高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相比Will,我更欣赏McHale和Sloan的专业素质,她们能够存活下去,而Will更像是一个战士、一块肉盾。 

   
  和有关新闻业的电影相比,Newsroom倒是拍得很真实、很冷静。总统班底、毒家新闻、欲盖弥彰那种是给初学新闻的孩子们看的,里面没有迷失感和挫折感,黑白分明,一往直前。相反,Newsroom里充满了疑问,不断地出错,不断在挣扎,这也是我一直追Newsroom的原因——成长。成长是永远的主题,成长永远是有价值的,剧中的Neal和Maggie,不就是我们这些所谓普通新闻工作者的缩影吗,我们太能从剧中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