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影《左耳》怎么样
《左耳》影评:青春片触到了怎样的痛
发布时间:2015-04-30

  (文/Mary )法学狗一枚,即将读知产研究生,关注智慧成果但在在非专业领域是菜鸟(说的我好像在专业上懂点啥似的,总之就是想强调在电影当面得无知啦),不谈影片制作本身,换个角度乱谈一番对电影主题思想的看法。

 

  小时代,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栀子花开,被人说烂了的差评语就是相爱热恋 滚床单堕胎分手桥段过于千篇一律和狗血淋漓。我想起青春期时我貌似在刷题,在课桌上贴下次模考赶超对象的名字和永远都考不上的理想大学。这情景我也见过啊,我们背书恶心的时候就调侃艺术部哪个富家女跟谁谁干了啥然后就去堕胎了,哪个女娃早上从宾馆偷偷溜回宿舍了。烫发是坏孩子才干的事,早恋都没有好果子等等。
 

  所以少年时期基本与感性因素绝缘(原因必然是来自家庭教育这个宏大主题),少男少女情爱小说从没看过(所以这就是为啥我一听情歌就觉得不可思议的矫情的原因)。大学之后封青春系列必过目,说服自己接受那种情感和欲望支配的行为模式和毫无规划的人生选择(不然实在无法合群),最后发现一直在自欺欺人。我接受不了。但我能接受别人选择那种生活。文明社会本来就鼓励多元价值,每个人在不干涉他人权利的条件下都有绝对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向任何人做出解释。
 

  所以我为啥不忍直视国产青春片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极力渲染那种浪漫主义情怀和过度夸大的叛逆情怀,不是看到了一成不变的狗血剧情和矫揉造作的演员演技,也不是把原著删减改编的乱七八糟后又不突出重点前后矛盾不连贯的片子,因为第一我没有资格质疑别人的人生,第二我也没有水平批判电影制作,更不能通过人身攻击的方式诋毁这些新生导演。我神伤的是,我们的电影无意中透露了一种国民心态:不假思索的人生和一辈子都成熟不起来的个性。
 

  这么抽象的结论,举个栗子吧。初读日本小说时吃了一惊,绝没想到看似严肃保守的民族里文学家能这么赤裸裸的描写情爱性欲或者做爱场景,但你读出来的就只是这个么?你看了以后就只会沉浸在意淫或者恶心里么?你会觉得有种悲凉之美和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没别的意思),完全没觉得恶心和肤浅。这是第一步的情感体验,然后你会去细究原因,为啥同样写人性只恶或者那种见不了人的场面,在别的书里读完以后的就只是满脑子带颜色并令人作呕觉得肤浅的画面,但在日本小说里就是一种唯美与震撼。因为作者在刻画人性的同时也在反思人性,或者说刻画只是手段,反思才是目的。那种深刻的自省和反思充斥着文本字里行间并构成思想主题,所以你不会恶心也不会不屑觉得肤浅,因为那是真实的,即便是肤浅也得到了升华,因为有了反思,也就是有了改变和深度。
 

  当然浪漫主义文学本身自有其美。最早看的是琼瑶,轰轰烈烈的按着自己的性子和意愿活的自得其乐。但是你想过吗,你选择的这种行为模式到底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还是情绪化的一拍脑门不计后果的说我特么就要流浪就要和我喜欢的人上床。如果你有一丝想法在里面,那你就不是个幼稚的人,哪怕你选择了那种被人指点的生活方式。否则你就是个只考肉欲活着的人,你永远都成熟不起来。
 

  好了回到主题,为啥接受不了青春片。不说商业化运作等等一系列其他因素,就看主题,自始至终都靠情怀撑场面,几十年后的小伙伴还沉浸在青春的痛楚中不能自拔,还试图回到那种不假思索的人生道路上(你要单纯想缓解下成人世界的压力或者念念旧情也就算了,整个人都想穿越回去或者说这十几年光长个儿了脑子一点没发育),不加反思的国民心态被没内涵的电影体现的淋漓尽致。
 

  反思到底有多重要?从人到社会,不反思永远不成熟。你能看透成长过程中的浅薄之处并找到改正的方法,即使纠正错误的心态去面对真实的世界,才能进步。当然不是鼓励那种单向度的务实理性,凡事都有个度。不反思的人生什么样,一辈子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没有理性的生活未必然不幸福,但你可能会不断犯错误。理性不是说你认清了某个渣男的真面目,而是你能客观评价他不会因为他劈腿了就骂他并且想清楚了你真正需要的类型和如何避免这种恶心的人生。
 

  青春片透露这样的隐痛。它描述的主人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大半辈子都治不好幼稚病,三十几岁了还沉浸在所谓的情怀中,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思考人生。至于电影是不是应承担唤醒国民意识以及不误导民众的义务,那是另外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就这样,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