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电影《小时代4:灵魂尽头》观后感
《小时代4:灵魂尽头》影评:我青春的一点注脚
发布时间:2015-07-14

  (文/茗)作为一个完完整整看完小时代三本书和四部电影跟随了“小时代”整整九年的人,此刻我正矫揉造作的遣词造句如何表达内心的失重感和彷徨,我早就不承认郭敬明是一个很好的作家、导演,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商人,是一个带着人文情怀的商人。不过并没有什么用,身份何为到不是那么重要,他符合很多世俗化的标准,在各种维度里也几乎算是最佳。

 

  我以为我看电影的时候哭不出来,因为泪水早在2012年的夏天流完。我是初二看这本书的,要不是我心中有个执着的梦想,加之郭敬明最初说写这本书是为了记录一个时代下真正的上海,想必我是不会看的。记得那是初二上完补习班的一天下午,我买了第一本小时代,一夜看完,感觉全书除了名牌、地标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架构,但确实,我是沉醉于这样的快感里的,读起来毫无障碍,也没有任何记忆下来的东西。记得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同桌也看了一夜这本书,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她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写主人公的名字,然后还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然后语无伦次,甚至背出了书中的句子。。。确实得承认郭敬明的文字是有魅力的,尤其对一部分人而言。
 

  后来,跟着看小时代书的2、3,记忆中2和3间隔了一段时间,一度还以为郭敬明要弃坑,3出版的时候是2012年1月份,那会我正赶上高考,我和自己说先别看了,赶紧高考,你一定要坐在上海看完最后一本,那时我以为3就是结局了,没想到还会有电影。可惜的是,高考我失利了,我的分数不足以让我在上海上一个二本,没有复读的勇气,没有仔细考察的就填了志愿,万分遗憾。那个暑假,我去了上海,我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买了小时代3,那天晚上我站在福州路上,看着上海的夜空,眼泪怎么也流不出来,我以为这片夜空是我在接下来四年里都会仰望的,我以为我会像想象中一样在上海看完最后一本,把这些年的心事讲给这座城市听,我以为我会把书中出现的地标一个一个的寻迹,可是没有。我在回家的飞机上看完了这本书,感觉一切都离那一刻的自己那么遥远。
 

  接着就是电影小时代,说起来真是奇怪,明明知道不会拍好的电影,还是在上映第一天去看了,像预料一样的加入了网上的骂战,电影拍得如同ppt,零剧情全靠摄影服装凹造型,在一片哈哈哈中,第二部第三部上映了,伴随着日益新颖的网络语言和表情,感觉网友也是越来越会骂了,在一片你来我往的撕撕撕中,小时代票房破了十亿,在这个暑假也迎来了第四部。
 

  整个小时代的宣传造势可称国内最高水平,提前一年预热、半年开始进入宣传期,快到上映还能打出各种催泪情感牌,还能紧跟当下电影潮流。郭敬明是个狠角色,要知道在这样密集的狂轰滥炸的宣传中,连关于电影的所有边边角角都被拿出来放大并被打造成一张直指人心的催泪炸弹的时候,他也是不太可能在电影本身上放过自己的。他是这本书的唯一原著作者,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本书最初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所以电影他一个人导,但囿于自己专业水平有限,所以请到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帮忙(在这说一句,郭敬明的人缘真不是一般的好啊),所以在四部系列电影中看到了诸如国内电影少见的长镜头,剧情类型的交错,极度华丽的舞台布景等等,以及,剧中几位主演的演技在他的调教下几乎可以算是登峰造极的(请不要讲他们只会演这种撕来撕去的无病呻吟电影,这样的剧情国内没几个演员能演的出来,无病能呻吟本身就是演技了),最后要再说一句,在郭敬明的镜头下上海才是上海,在其他的偶像剧里它可以是北京、广州、深圳等等,毫无特点。
 

  如果说电影前三部是让我们获得了感官上的快感,那么第四部则是则是真真的把你心里所有的压抑、泪水进行了彻底的释放。我以为网上说去之前不要画眼线备好纸巾的话是骗人的,可当我开始默默流泪,并意识到周围的女孩子们已经开始出声啜泣的时候,我知道,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在荧幕上称霸三个暑假,并一次次的刷新票房纪录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甚至可以看见所有我们青春里期待的美好和现实中确存的阴暗,可以看见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迷惘,可以看见我们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和留恋。在我们承受生活巨大压力却还必须向关心爱护我们的人说我很好的时候,它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类似安全阀的东西,整合着我们复杂的情绪。整个电影院在被一遍又一遍的背景音乐反复共振着,一遍又一遍的敲击着我们的心门,整个电影不重的,就像一整个秋天的落叶。也许它是有价值的,因为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说了算,而是,它能被影史记多久。或许在多年之后,当人们回忆起这个时候,这个被青春励志片雄霸荧屏的电影时代,有这么一部电影,它是第一部以系列的面目示人,造价最高,票房最高,不出国,不打胎,会给观众留想象空间而不是将个人意志强加给观众的电影,它完成了布莱希特希望的间离效果的最高实现方式,达到导演和观众,戏里戏外的双重建构。今天听到李健的一句话,他说“音乐也好,电影也好,能够把人看的听的哭了,我觉得是一个最高标准”,我不知道他这句话的最大公约数的范围在哪,但只从这个层面上说,小时代是一部好电影。
 

  要非说小时代三观不正,物欲崇拜,只能说它还不是目前国产电影里最大手笔的;要非说小时代三观不正教坏儿童,只能说它还不是国产电影里最毁人不倦的;要非说小时代三观不正好友反目,只能说它还不是现实世界里最残忍的表达。对于这样一部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算特别“出类拔萃”,反而在某些视角下会成为经典分析案例的电影,如果说真的有差,只能说它太过注重情感情感表达,而失去了逻辑。可这不反而又是某些人心里电影的最高评价标准——情感关怀吗?所以,众口难调,只要自己感悟就好。只是,我们会记得顾里,会记得林萧,会记得那个我们可能不太喜欢的南湘,也会记得傻傻的唐宛如,但最后我们都会理解她们,理解她们的行为,因为世界是如此的充满理性的束缚,她们却完成着打破现有制约的可能。正如社会学家布希亚所说,影视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再现,还越来越界定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就是我在小时代书和电影都已经完结的时候的感受,也是给自己9年跟随的交待,去上海的那个理想,我还是在实现的路上,我不信我实现不了,我一定会去的。这座城市的风情和底蕴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在我的身体里一直支撑着,并越发的有张力,这座城市变化和未来,一定与我有关。我相信。
 

  整整9年的光景,小时代是我给青春岁月的注脚,待到我暮然回首间,我会再想起它,并且热泪盈眶。我的青春岁月里,也会永远记得那些日夜的坚持和感动,为执着的自己鼓掌。加油吧,千山万水,为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