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小品屋 > 明星资讯 > 影评 > 《百鸟朝凤》怎么样
《百鸟朝凤》影评:传统文化的式微,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6-05-18

  (文/梦溪)被尊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教父的吴天明导,他的作品用心、不世俗、不随波逐流。这部遗作《百鸟朝凤》,同样也是部有情怀,有社会责任心,高水平的精心之作。故事讲的是中国老艺人的工匠精神,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坚持和传承.以及面对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文化的式微、无奈地消亡。物欲横流之中,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显得那么悲怆和凄凉。

 

  影片中,唢呐曲“百鸟朝凤”是丧事中对逝者的一种道德评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即便你再有钱,逝者也必须在生前有足够的德行,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所以,焦三爷认定的唢呐传承人,不仅要求技艺,而且持身要正,“要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才能把手艺传承下来。”德高望重的唢呐艺人焦三爷,教出众多弟子,他为了唢呐的传承,泣血而亡。然而,他的遗嘱:在葬礼上,“能有个4台唢呐,就行了”。可即便这么个卑微的要求,最后也没能实现,甚至,连2台都没有。只有他的传人,天鸣(与吴导名字同音),面对孤坟,老狗,回忆往事,缅怀着师傅,为师傅、也为传统技艺的消亡,吹奏出一曲悲歌。
 

  和影片情节相似的悲哀和凄凉,也出现在国产文艺片上。如果没有方励悲情的一跪,吴导的这部绝唱也将无声无息地淹没在无脑的进口大片的喧闹里。就如同2015年豆瓣评价最佳的国产影片《心迷宫》一样,根本没有多少排片放映机会。曾看过方励的讲演,那时我便对这位花甲之年仍激情不减、感性的汉子,就十分欣赏。方励作为成功的商人,其身上更多的是豪气和侠气,而不是精于计算的狡黠。这点使得他很有人格魅力。所以,他在网上直播时,为《百鸟朝凤》的一跪,不是做作,更流露出他的感性和本真。如果没有方励的新闻,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从而走进影院欣赏到这部佳作。
 

  有质量的、打动人心的经典影片,不仅满足人们的视觉和感官,娱乐大众,也应有思想性,和承担社会责任。我认为这部《百鸟朝凤》,首先在题材上宣扬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其中的师徒传承,工匠精神,都令人感动;其次虽然故事普通,但不乏起伏转折,平淡但不平庸;三,片中的配乐契合和烘托了情节,并展现了各种唢呐的绝技,让人叫绝;四,镜头和取景也可以给高分;五,因为是老导演,所以服装道具,十分真实,符合那个年代,可看出导演的严谨;六,演员陶泽如的表演丝丝入扣,大段的唢呐演奏的表演,没有让人感到不真实和出戏,可见他是在吹唢呐上下了一番苦功的。年轻演员在吴导的调教下,丝毫没有当下男演员们的脂粉气,完美呈现出90年代时农村青年的质朴。综上,这部片子是2016年的一部佳片和良心之作。
 

  影片讲的是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观影后不禁感叹,中国人挥霍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崽卖爷田不心疼,这样的陋习,不知道何时才能扭转?欧洲各国,弹丸之地,各时代的建筑都有呈现和很好的保护,即便有些建筑看起来并不符合现代的审美。而中国,汉代之前的建筑荡然无存,唐宋的建筑几乎绝迹,反而去日本才能感受大唐建筑的宏伟和精致。元明清的民居、建筑经过近50年的拆毁,也比较少见了。北京的城墙、牌楼、胡同、民居,更多的要搜寻老照片才能让后代想象和体会。近年来中国人毁了自己本土文化,取而代之的是外族文化的侵占。如果有一天中国各地的城镇、小区的名字都变成了威尼斯、罗马花园、佛罗伦萨小镇,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何在?那真的是中国人的悲哀。
 

  珍惜传统,这点我们的邻居和曾经的劲敌,日本,真的令我们汗颜,值得中国人尊重和学习。他们本没有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演化成的日语;他们惜物、敬重文化,现在中国唐代、宋代文物,很多孤品要到日本才能看到。他们兼收并蓄,将中国唐宋之前就有的茶道,三弦琴,插花,围棋,角抵/相扑,演进成现在日本茶道、琴道、花道、棋道、相扑,成为世界公认的日本文化的代表;甚至和服也是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我们呢,现今能代表汉族的服装都没有。他们注重传承,百年老店比比皆是。日本的能剧,日本青年人,也不喜欢,但国家重金扶持。反观中国,我们为自己的文化传承都做了什么?
 

  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官方责不旁贷。十几、二十几年前,利益当先,文化沙漠。官方相关文化部门的渎职没有人去追究。想1949年新政权建立之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虽然阿炳的离世导致不少二胡曲子的消亡,但如果不是在1950年,物资匮乏,百废待兴之时,有关文化部门,给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进行了抢救性录音,那么包括这首名曲在内的几首二胡曲目,我们都将无缘听到。再比如,黄梅戏、评剧、婺剧、山歌、曲艺、相声、杂技等等,也都是新中国建立以后被发扬光大的。但之后,文革的浩劫,使得传统文化受到致命打击。再之后改革开放,对传统文化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建树,反而加速了他的毁灭。
 

  当传统文化失去了,稀缺了,当人们对眼花缭乱、良莠不齐,一股脑涌入的外来文化的新鲜劲过了之后,才突然发现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宝贵和珍惜,但往往为时晚矣。就如同《百鸟朝凤》片尾,官方文化局长来邀请天鸣的班子演奏唢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鸣带着生命已无多时的师父的嘱托,出去寻找师兄弟们,但各种原因导致师兄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演奏,根本凑不成班子了,别说录音演奏,竟连师父葬礼的4台唢呐都凑不够。这不就代表这项技能濒临遗失了吗?突然又想起了华阴老腔等非遗项目,它们仍在濒危消亡,所幸这些年国家开始重视和加强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所以在此,对吴天明导演、谭维维、一直致力于传承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遗产的山人乐队,为北京电视台《传承者》节目等等,这些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人们和单位,表示敬意。也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